1 拼音
gān jī shàng mù ·pí xū chóng jī zhèng
2 英文参考
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worm stagnation[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.中医药学名词(2013)]
3 定义
疳积上目·脾虚虫积证(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worm stagnation)是指脾虚虫积,以痺目频频,羞明怕日,查视眼部见白睛干燥无华或白睛出现干燥斑,黑睛失泽,全身可兼见小儿面黄肌瘦,喜吃泥土、生米等,腹痛腹泻,呕吐清水或蛔虫,大便稀溏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为常见症的疳积上目证候[1]。
4 症状
疳积上目·脾虚虫积证患者痺目频频,羞明怕日,查视眼部见白睛干燥无华或白睛出现干燥斑,黑睛失泽,全身可兼见小儿面黄肌瘦,喜吃泥土、生米等,腹痛腹泻,呕吐清水或蛔虫,大便稀溏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[1]。
5 关于疳积上目
疳积上目(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;keratomalacia)为病证名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对本病记载较早[2]。又称小儿疳眼(见《卫生宝鉴》卷十)、疳毒眼(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)、疳眼(出《龙木论》)、疳涩眼(出《儒门事亲》)、小儿疳眼外障(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)、小儿疳伤眼目(见《银海精微》)、疳病攻眼症(见路际平《眼科临症笔记》)、疳疾上目(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)。是指由小儿疳积引起,以早期出现夜盲,继而眼珠表面干燥,失去光泽,黑睛呈灰白色胶冻样混浊,甚至糜烂破损,并伴黄液上冲为主要表现的眼病[3]。如不及时医治,可严重影响视力,甚至失明。
详见疳积上目条。
6 参考资料
- ^ [1]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. 中医药学名词(2013)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4.
- ^ [2] 廖品正.中医眼科学[M]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6:132-134.
- ^ [3]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. 中医药学名词(2004)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5.
治疗疳积上目·脾虚虫积证的方剂
- 肥儿丸
末,陈米糊为丸。出处:《丹台玉案》卷六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卷八方之肥儿丸:方名:肥儿丸组成:胡黄连5...
- 布袋丸
以外,均有一致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,这对小儿疳积免疫功能低下有强大的促进作用。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...
- 芦荟丸
两,木香3钱,元寸5分。主治:大麻风。小儿疳积,虫积,肚腹胀满发热,口鼻生疮,牙龈蚀烂。用法用量:每...
- 更多治疗疳积上目·脾虚虫积证的方剂
治疗疳积上目·脾虚虫积证的中成药
- 肥儿丸
末,陈米糊为丸。出处:《丹台玉案》卷六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卷八方之肥儿丸:方名:肥儿丸组成:胡黄连5...
- 更多治疗疳积上目·脾虚虫积证的中成药
古籍中的疳积上目·脾虚虫积证
- 《医学入门》:[外集·卷六]杂病用药赋
女人经脉不调,血瘕血闭,赤白带下,小儿癫痫,一切疳积、蛊积并治,一方去使君子,名七转灵应丹,如失声加...
- 《顾松园医镜》:[卷一·礼集]草部
戒之。牵牛〔苦寒,有毒。入肺、肾、大肠三经〕、下虫积有神,涂雀斑〔面上黑子。〕颇效。辛辣迅速下泻之毒...
-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[集之八·脾脏部(下)]积
加至四五十丸,温米饮下,日三二服。忌生冷硬物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明王肯堂公元1368年—1644年...
- 《幼科证治准绳》:[集之八·脾脏部(下)]积
少许,候温,空心下。水晶丹(曾氏)治惊积、食积、虫积,腹胀烦啼,心恶食减,面黄,并宜通利。此药有顽积...
- 《儿科要略》:[第三章·儿科特征]第六节·疳证
,壮筋骨。治面黄肌瘦,乳癖腹胀痛,吐利疟肿,诸疳虫积。沉香槟榔檀香南木香丁香皮三棱神曲(炮)蓬莪术(...
- 更多古籍中的疳积上目·脾虚虫积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