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:
耳闭(ear block;chronic nonsuppurative otitis media)为病证名[2]。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及听力下降日久为主要表现的耳病[3]。病初起,耳内胀而兼痛者称为耳胀或耳胀痛。
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耳聋证,“…其证有五:曰火闭、曰气闭、曰邪闭、曰窍闭、曰虚闭。”
因耳胀、耳闭、每兼耳鸣,妨碍听觉,故也属“卒聋”、“风聋”、“气闭耳聋”范畴。可与“耳鸣、耳聋”互参[1]。
患者耳内胀闷堵塞感,日久不愈,甚则如物阻隔,听力减退,逐渐加重。耳鸣如蝉,或声音嘈杂[1]。
检查见耳道干净,耳膜内陷明显,甚至粘连,活动度减低,耳膜有灰白色沉积斑块[1]。
脾虚,则饮食减少,腹胀,便溏,疲倦,唇色淡白无华,舌质淡白,脉缓细[1]。
肾虚则腰膝痠软、耳鸣、耳聋症状比较明显,头晕眼花,失眠多梦,遗泄;以肾阴虚为主者兼见五心烦热,咽干舌燥,舌红苔少而干,脉细数;以肾阳虚为主者,兼见面色?白,形寒肢冷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[1]。
耳内有耵聍或异物堵塞而出现胀闷堵塞感者,将耵聍或异物取出,耳胀闷堵塞感等症状便随之消失或减轻,故容易鉴别[1]。
脓耳耳膜未穿溃时,也有胀闷堵塞感,但脓耳耳内疼痛较剧烈,耳膜红肿也较明显,在剧烈耳痛之后,耳膜可以穿溃而流脓,故可以鉴别[1]。
详见耳闭条。
参考资料
- ^ [1] 王德鑑主编.中医耳鼻喉科学[M]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5:15-18.
- ^ [2] 李经纬等主编.中医大词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4:570.
- ^ [3]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. 中医药学名词(2013)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4.